成語
101. |
一 |
ㄧ |
|
傅 |
ㄈㄨ |
ˋ |
眾 |
ㄓㄨㄥ |
ˋ |
咻 |
ㄒㄧㄡ |
|
傅,教;咻,喧鬧;一個人教,許多人在旁喧鬧擾亂。喻學習環境的重要。
102. |
笑 |
ㄒㄧㄠ |
ˋ |
容 |
ㄖㄨㄥ |
ˊ |
可 |
ㄎㄜ |
ˇ |
掬 |
ㄐㄩ |
ˊ |
掬,用兩手捧取。形容笑容滿面的樣子。與「喜形於色、笑逐顏開」相似。
103. |
如 |
ㄖㄨ |
ˊ |
雷 |
ㄌㄟ |
ˊ |
貫 |
ㄍㄨㄢ |
ˋ |
耳 |
ㄦ |
ˇ |
好像雷聲傳入耳朵那樣響亮。比喻人名氣很大,眾所共聞。
104. |
望 |
ㄨㄤ |
ˋ |
洋 |
ㄧㄤ |
ˊ |
興 |
ㄒㄧㄥ |
|
嘆 |
ㄊㄢ |
ˋ |
比喻因能力不足而自嘆不如或感到無可奈何。與「無可奈何」義近。
105. |
望 |
ㄨㄤ |
ˋ |
其 |
ㄑㄧ |
ˊ |
項 |
ㄒㄧㄤ |
ˋ |
背 |
ㄅㄟ |
ˋ |
項,頸的後部;形容趕得上。「難以望其項背」則形容遠遠落後,比不上別人。
106. |
唾 |
ㄊㄨㄛ |
ˋ |
手 |
ㄕㄡ |
ˇ |
可 |
ㄎㄜ |
ˇ |
得 |
ㄉㄜ |
ˊ |
往手上吐唾沫,比喻極容易取得。
107. |
胼 |
ㄆㄧㄢ |
ˊ |
手 |
ㄕㄡ |
ˇ |
胝 |
ㄓ |
|
足 |
ㄗㄨ |
ˊ |
胼、胝,厚繭。手掌腳底因勞動過度,皮膚久受摩擦而產生厚繭。形容極為辛勞。
108. |
倩 |
ㄑㄧㄢ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捉 |
ㄓㄨㄛ |
|
刀 |
ㄉㄠ |
|
倩,請;捉刀,意指拿筆代寫文章,因為古代以刀削竹簡,而把文字刻在竹簡上。比喻請人代作文章。
109. |
一 |
ㄧ |
|
鳴 |
ㄇㄧㄥ |
ˊ |
驚 |
ㄐㄧㄥ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比喻平時默默無聞,潛藏才華,一旦有機會施展時,果真令人驚訝、佩服。與「庸庸碌碌、沒沒(默默)無聞」相反。
110. |
暮 |
ㄇㄨ |
ˋ |
鼓 |
ㄍㄨ |
ˇ |
晨 |
ㄔㄣ |
ˊ |
鐘 |
ㄓㄨㄥ |
|
佛寺中敲鐘擊鼓以報時。原表示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,今用以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;亦作「晨鐘暮鼓」。意近「當頭棒喝」。
111. |
大 |
ㄉㄚ |
ˋ |
放 |
ㄈㄤ |
ˋ |
厥 |
ㄐㄩㄝ |
ˊ |
詞 |
ㄘ |
ˊ |
指發表誇張的言詞。
112. |
邯 |
ㄏㄢ |
ˊ |
鄲 |
ㄉㄢ |
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步 |
ㄅㄨ |
ˋ |
比喻學他人不成,反而失去本來的面目。(典故:壽陵少年學邯鄲人走路,他不但沒有學成,反而連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了,結果只好爬著回去)
113. |
迴 |
ㄏㄨㄟ |
ˊ |
腸 |
ㄔㄤ |
ˊ |
盪 |
ㄉㄤ |
ˋ |
氣 |
ㄑㄧ |
ˋ |
形容文章或音樂感人至深,又作「盪氣迴腸」。
114. |
音 |
ㄧㄣ |
|
容 |
ㄖㄨㄥ |
ˊ |
宛 |
ㄨㄢ |
ˇ |
在 |
ㄗㄞ |
ˋ |
人的聲音與容貌彷若在眼前,多用於對死者的弔唁之詞。
115.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落 |
ㄌㄨㄛ |
ˋ |
孫 |
ㄙㄨㄣ |
|
山 |
ㄕㄢ |
|
指考試或選拔未被錄取。
116. |
老 |
ㄌㄠ |
ˇ |
嫗 |
ㄩ |
ˋ |
能 |
ㄋㄥ |
ˊ |
解 |
ㄐㄧㄝ |
ˇ |
嫗,老婦人;形容詩文的淺顯易懂。
117. |
晨 |
ㄔㄣ |
ˊ |
昏 |
ㄏㄨㄣ |
|
定 |
ㄉㄧㄥ |
ˋ |
省 |
ㄒㄧㄥ |
ˇ |
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儀節。
118. |
按 |
ㄢ |
ˋ |
圖 |
ㄊㄨ |
ˊ |
索 |
ㄙㄨㄛ |
ˇ |
驥 |
ㄐㄧ |
ˋ |
索,尋找;(1)比喻做事拘泥成法,不知靈活變通(2)比喻循著線索去尋找事物。
119. |
拾 |
ㄕ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牙 |
ㄧㄚ |
ˊ |
慧 |
ㄏㄨㄟ |
ˋ |
抄襲別人的語言文字。
120. |
趨 |
ㄑㄩ |
|
庭 |
ㄊㄧㄥ |
ˊ |
之 |
ㄓ |
|
教 |
ㄐㄧㄠ |
|
|
|
|
原指孔鯉快步穿過庭院時,孔子教兒子孔鯉學詩學禮的故事。今形容「父親對子女的教導」。